clock December 24,2023


(圖/ 新華社)

印巴邊境再度爆發軍事對峙之際,巴基斯坦空軍聲稱成功擊落多架印度戰機,其中包含3架印度空軍引以為傲的法國製「飆風」(Rafale)戰機。該消息一出即引發各界高度關注,尤其在細節曝光後,更顯示此次戰術運用已不再侷限於傳統空優作戰,而涉及軍事數據共享(data sharing)技術的實戰應用。

台灣英寶 ENBON LED顯示屏 字幕機


(圖/ 路透社)

殲-10C技術略遜 卻憑數據鏈打破性能劣勢


根據前立委蔡正元引述的消息,巴基斯坦此次出動的殲-10C為中國成都飛機公司製造、已列入解放軍汰換名單的第四代戰機,其空戰性能原不及飆風,但最終卻取得戰果,背後關鍵即為中國提供的「共享數據鏈」作戰體系。

蔡正元指出,事件中中國製「紅旗-9」防空系統鎖定飆風戰機後,並未主動發射飛彈,而是透過數據鏈將即時雷達參數轉交後方靜默中的殲-10C戰機。該機在未開啟雷達、無自我暴露風險的狀態下,便發射霹靂-15空對空導彈。導彈飛行途中,再由遠距離的預警機接手導引至目標,完成跨平台精準擊殺。


(圖/ 新華社)

專家解讀:數據共享改變戰場邏輯


國防與資通訊領域學者指出,該作戰模式即為近年軍事科技核心的「數據共享」應用。根據中央研究院AI概念資料庫定義,數據共享是指不同平台或單位在共用協議下即時交換數據,以提升整體決策效率與反應速度。

軍事專家分析,過去空戰依賴單一飛行器「偵測、鎖定、發射、命中」的線性作戰流程,而數據共享允許「A平台偵測、B平台發射、C平台導引、D平台完成攻擊」,這種「體系對體系」的非對稱作戰將成為未來戰場新常態。

中國此次提供予巴基斯坦的雖屬簡化版本,但其成功整合防空系統、空中預警機與戰機協同作戰的能力,顯示其軍工輸出已不僅是單一武器,而是成體系的作戰解決方案。


(圖/ 路透社)

飆風戰機敗北 引印度戰力整合疑慮


法製飆風戰機屬於4.5代戰機,配備先進雷達與歐洲「流星」及「雲母」系列導彈,理論上具備對霹靂-15等中程飛彈的抗衡能力。然而專家認為,印度空軍未能實現戰場數據鏈整合,使得飆風難以充分發揮其優勢。反觀巴基斯坦憑藉中國提供的數據鏈支援,即便在機種與導彈性能略遜情況下,仍能在遠距離發動突擊,展現極高作戰效率。

前美軍情報官員分析指出,這場衝突雖小,卻具有戰略啟示意義,即「資訊主導權」正逐漸取代「平台性能優勢」成為制空關鍵。在「殺傷鏈」(kill chain)被數據串聯成「殺傷網」(kill web)的軍事轉型過程中,誰能打通所有感測與打擊節點,誰就掌握主動。


(圖/ 本報記者翻攝)

中國軍工輸出進入體系階段 東亞安全格局再受牽動


值得注意的是,蔡正元亦指出,中國成都飛機公司已將殲-10C產線部分移往貴州,原廠區轉向研製第五代與第六代戰機,代表該型號已進入對外轉供與出口階段。此次巴基斯坦的應用經驗若被證實,勢將影響未來中國在中亞、非洲與中東等區域的軍事技術輸出模式。

學者強調,數據共享不再只是商業或醫療體系的概念,其在軍事領域的實戰價值正迅速升高。未來空中作戰將由「機體對抗」轉變為「系統對抗」,也意味著亞洲地區的軍備競賽將從武器性能邁入「資訊整合」的新戰場。

MYEV買電動車

鋒爆新聞

(文/ 呂佳佳)

關注我們

你的選擇?

vote-image

2025台灣跨年 哪裡過?

0%
0%
0%
0%
50%
0%
0%
50%
0%
0%
0%
0%
0%

Top Categori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