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京 — 針對美國川普政府對日本進口汽車及零組件徵收25%關稅的政策,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,這對日本經濟構成「國難」級挑戰,並呼籲政府與產業界共同應對。
這項關稅措施對日本汽車產業造成嚴重打擊,特別是對中小型供應商而言。例如位於高崎市的協和工業(Kyowa Industrial),該公司總裁鈴木宏子表示,儘管公司已嘗試多元化經營,轉向開發神經外科手術器械,但這些產品同樣受到美國關稅影響。她擔憂,汽車製造商可能會要求供應商降價,以分擔關稅成本。
Toyota bz3 電動車 - 翻拍自網路
日本汽車製造商協會(JAMA)指出,其會員企業至2024年已在美國投資超過660億美元,創造了超過11萬個直接就業機會,並支持了超過220萬個相關職位。然而,面對新的關稅政策,這些企業的經營壓力倍增。
為應對這一挑戰,日本政府已派遣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前往華盛頓,進行第四輪貿易談判。據報導,赤澤將於5月30日與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·貝森特會面,討論關稅問題及其他經濟合作事宜。
此外,日本政府也在國內設立約1000個諮詢站,為中小企業提供支援,協助他們應對關稅帶來的經營困難。石破首相表示,政府將不遺餘力地採取必要措施,包括提供財務支援,以保護國內產業和就業。
在此背景下,日本汽車製造商正在重新評估其全球生產佈局。例如,豐田考慮將下一代RAV4的生產從加拿大和日本轉移到美國,以減少關稅影響。本田也計劃將部分生產從加拿大和墨西哥轉移至美國。
然而,這些調整需要時間,且面臨供應鏈重組的挑戰。業界專家指出,儘管美國市場對日本汽車製造商至關重要,但在當前貿易環境下,企業必須加快轉型步伐,提升競爭力,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。
整體而言,美國的關稅政策對日本汽車產業及整體經濟造成重大壓力。政府與企業需共同努力,尋求解決方案,以維持日本在全球汽車市場的競爭地位。
相關新聞
你的選擇?

2025台灣跨年 哪裡過?
追蹤熱門新聞
訂閱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