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政府近期宣布對來自日本的進口汽車及零部件加徵報復性關稅。此舉被視為對日方在其他貿易領域採取限制措施的反制,引發日本產業界與政府高度關注。分析指出,此政策恐重創日本汽車在美市場的競爭力,並迫使業者加速全球產能重整與市場多元化布局。
日系品牌首當其衝 本田、豐田發聲明示警
受影響最大的包括豐田、本田、日產等在美銷量佔比極高的日本品牌。豐田汽車在一份聲明中指出,關稅可能導致美國消費者支付更高車價,損害自由貿易精神。該公司並強調,將「審慎評估對美國當地投資計畫的影響」。
根據統計,2024年日本出口至美國的汽車總量達170萬輛,占總出口的三成以上。豐田與本田雖已在美國設有多座生產基地,但仍有部分車型與高附加價值零部件依賴日本製造。
業界壓力升高 供應鏈面臨重整
業界人士指出,關稅不僅直接抬高整車售價,更可能牽動整條供應鏈的轉移。「對中小型零組件廠商來說,若訂單減少,營運將面臨更大壓力。」東京一家汽車零件企業負責人表示。部分車廠已傳出考慮將更多製程轉往墨西哥或東南亞,以避開美國高關稅。
此外,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亦使日圓出現升值壓力,對以出口為主的日本製造業構成雙重打擊。
示意圖 - 港口汽車出口
日本政府籲對話 美國消費者恐成受害者
面對美方施壓,日本政府已透過外交管道要求對話解決。經濟產業省指出,報復性關稅不僅違反WTO原則,亦可能對美國自身經濟造成反效果。
專家指出,日系車向來以高品質、油耗效率與價格合理著稱,若受限於關稅而被迫調漲售價,將導致美國消費者選擇變少、購車負擔加重,尤其是對混合動力與小型車市場影響最大。
展望未來:推動在地化與新能源車成關鍵
分析認為,短期內日系車在美市佔可能下滑,但中長期來看,企業將加快推動美國本地化生產與新能源車布局。例如,豐田已計畫在北卡羅來納州投資電動車電池工廠,本田則與通用汽車合作研發新一代電動平台。
同時,車廠也加速拓展東南亞與歐洲市場,以降低對美依賴。「這波關稅風波雖帶來挑戰,但也促使日本車企加速改革與國際分散佈局。」日本經濟新聞評論指出。
相關新聞
你的選擇?

2025台灣跨年 哪裡過?
追蹤熱門新聞
訂閱我們